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福州市“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模式探索

来源:福州日报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9浏览数:0

摘要:为解决日渐繁重的艾滋病防治任务与防治人员不平衡的矛盾,福州市积极探索激活社会防艾力量,解决艾滋病宣教干预工作人员不足的模式。在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支持和动员下,项目确定为:一个业务指导团队—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家专业社会服务团队—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和N家择优评选的社会组织与团体参与和操作的“1+1+N”防艾队伍开展防艾公益创投项目。项目通过建立“1+1+N”防艾队伍和机制,精准设置防艾宣教需求和项目、规范防艾创投程序和监管、共享防艾资源、提供专业防艾培训和项目指导、规范末期评估验收和案例评选等流程,围绕各类人群开展线上线下艾滋病防治宣教干预活动。项目覆盖福州市12县区、12所中高院校。培育了32家防艾社会团队,1200多名防艾志愿者,开展156次线上线下活动。发布宣传视频、创意征集作品共2115件(条),累计宣教人数达234.37万人次。“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项目推进了艾滋病宣教工作,逐步打造成为具有福州特色的创新宣传品牌。

  一、背景

  疾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期过程,艾滋病防治工作强调“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机制。2010年以来,福州市艾滋病病例快速增加,新报告病例数由原先每年不到100例上升到500例以上,2022年全市累计存活病例4600多例,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传播风险因素更为复杂,宣教干预范围更加广泛。而全市疾控防艾队伍依然保持10年前十余名的工作人员,多数区县仅有1名防艾人员。艾滋病防治人员不足与日渐繁重的艾滋病防治任务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的潜力却远未发挥出来。因此如何能够“集结多部门力量、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优势”,推动全市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成了防艾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目标

  调动社会组织、有关团体和部门积极性,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覆盖面,探索和创新艾滋病防治宣教策略。

  三、策略与方法

  (一)建立“1+1+N”防艾队伍和机制

  在福州市防艾办领导下,建立“1+1+N”防艾公益创投项目组。在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支持和动员下,项目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一个业务指导团队—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家专业社会服务团队—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N家择优评选的社会组织与团体参与和操作的“1+1+N”防艾队伍开展防艾公益创投项目,建立通过创意评审、项目路演、项目运作、第三方评估、典型防艾项目评选等方式,培育和推动有能力、有意愿的社会组织参与,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二)精准设置防艾宣教需求和项目

  为保证防艾公益创投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通过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工作调查发现,社会组织参与防艾意愿总体较高,参与防艾工作具有较大空间。在此基础上,福州市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面向大众人群宣教、高危人群干预、重点人群扩大检测、新媒体宣传及心理咨询和反歧视等需求为重点的5个防艾类别项目,以资助金额1-3万的小额资助模式,并在后期逐步拓展,以此培育有意向的社会组织逐步参与福州市艾滋病防治。

  (三)逐步规范防艾创投程序和监管

  项目伊始就注重顶层设计,立足防艾工作实际,结合福州社会组织发展大趋势,建立以小额资助、定向服务、公开评审的项目形式。项目执行中规范创投程序,狠抓项目监管,明确制定方案、发布公告、项目路演、项目评审、结果公示、项目实施、日常督导、中期评估、末期评估验收等各实施阶段,形成一套“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活动的制度规范。同时在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末期评估持续跟进,对项目设计、优化、执行和成效给予专业意见,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估。细化资金预算,加强资金的监管,保证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确保防艾公益创投活动顺利进行。

  (四)积极联动各类防艾资源参与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防艾”。“1+1+N”防艾公益创投项目组围绕福州市防艾需求,畅通市、区疾控和各类社会组织服务体系,以防艾宣教活动为载体,开展常态化服务。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街道、社区、有关社会组织等联动,整合自身资源,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广泛吸引志愿者的加入,突破地域限制,开拓服务思路,推进服务方式扩大化,逐渐形成了疾控机构+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宣教干预服务,有效延伸防艾工作手臂,有效解决了扩大防艾覆盖面的难题。

  (五)提供专业防艾培训和项目指导

  邀请省、市疾控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及社会组织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组成专家团队,对申报项目进行一对一的优化辅导,协助申报单位完善项目申报书,做好项目需求分析、目标制定以及服务内容设计等,保证项目申报书整体有逻辑、服务可执行,培育社会组织引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项目前后开展三期培训交流,累计跟踪督导培训300多小时,有效提升了参与社会组织艾滋病专业知识水平、执行能力和项目管理意识,有效推动了防艾公益创投的开展。

  (六)规范末期评估验收和案例评选

  项目结束后,开展末期评估验收和优秀案例评选。评选出一批构思新颖、成效显著的防艾公益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小切口大能量,小视角大治理,在促进志愿服务多样化、精准化,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为提升防艾宣教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产出与效果

  (一)防艾服务多元化,服务范围覆盖广泛

  通过疾控专业机构和社工专业机构“1+1手拉手”,征集56家意向社会组织,覆盖福州市12县区、12所中高院校,面向多人群,开展多样化、富有特色、贴近群众的18项线上线下联动的宣教防艾项目顺利开展。经评审通过的社会组织,以自身组织的“小阵地”为市民提供防艾“大服务”,逐步打造成为具有福州特色的创新品牌。

福州市“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模式探索

  (二)防艾项目规范化、服务专业性不断增强

  两年的防艾创投项目实施,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了“福小艾朋友圈”,在福州六区六县,一条疾控与社会组织相互融合的两新组织防艾示范带正在形成。项目培育了32家防艾社会团队,1200多名防艾志愿者,社会组织防艾专业性不断增强。

  (三)防艾手段多样化、受惠人数大幅度增加

  两年来,各社会组织累计开展156次线上线下活动,其中讲座96场,现场活动60场,线上发布宣传视频、创意征集作品共2115件(条),累计宣教人数达234.37万人次。“青艾说”与“福建省艾协”2个抖音短视频防艾宣传账号,原创拍摄防艾作品58条,累计阅览远超1000万人次;30多个社区防艾宣传活动,覆盖社区居民、青少年、老年人等,累计宣传50万人,受益群众100万人。

福州市“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模式探索

福州市“1+1+N”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公益创投模式探索

  (四)防艾案例精彩化、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防艾宣教创投项目培育和评选出一批构思新颖、机制成熟的防艾公益服务项目,典型示范效应显著,如海容社社工“防艾小讲师”项目促进中小学防艾项目开展、扬帆社工“关爱老人,有爱无艾”项目推进老年人自愿咨询检测,融心社工完成周边社区、中高院校防艾主题系列宣传等。

  五、亮点与经验

  (一)撬动社会资源杠杆效应强

  项目引用和分析公益队伍培育孵化的成功案例,以小额资金形式分配,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为社会组织专业赋能,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弥补了专业队伍和资金不足的短板,以少量资金撬动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工作,破解现下防艾队伍人员单薄的瓶颈,加强疾控与社会组织之间有效沟通与联动,使各方优势互补,培育出一批优质量、高执行、可信赖的防艾社会组织队伍。

  (二)防艾服务范围覆盖面广泛

  1+1合力大于2,1+N聚力大于N。社会组织发挥“当地熟人”便捷优势,面向老年人、青年学生、企业工厂职工、妇女、网络用户、HIV/AIDS等多人群,开展多样化、富有特色、贴近群众的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让防艾公益宣传从传统的单向传播时代走进了人人可参与互动共创时代。

  (三)陪伴式成长效果比较明显

  防艾宣教创投项目有利于疾控部门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期的、深入参与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了防艾目标。同时专业疾控与专业社工的合作,在长期项目过程中,推动社会团体防艾能力不断成长,促进其规范治理、提升专业防艾服务能力。通过防艾宣教公益创投,推动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理念的提升,创新了社会防艾管理。

  六、问题与挑战

  (一)一种新的模式形成过程,必然面临机构磨合,形式创新,新媒体利用,各部门协调,经费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与进步。

  (二)应继续加大防艾公益项目影响力。通过提高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组织防艾宣教公益创投项目的品牌效益及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团体参与,并对每个项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及培训,推动福州市防艾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继续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继续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项目评审和评估,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效果评估机制,着力孵化优秀防艾项目品牌。

 (通讯员 张宏)

【责任编辑:詹婷婷】


上一篇:社会组织出钱出力上千职工开心游园 “工会+公益”让温暖倍增
下一篇:福建省社会组织与老区村结对帮扶 已生成项目5000余个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